"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这句话是孙殿英在掘刨清东陵时所说,在他眼中,自己俨然是个民主义士。正是这次盗墓令他的臭名"名扬天下",也为其扩充军备招募士兵,积累了原始资本。
前言: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彻底分解,而不甘心就这样成为他人棋子的孙殿英残部,则趁机向大西北进军,就这样一场事关西北格局的战事在宁夏城城下打响,孙殿英出动所有精锐猛攻宁夏城,想以此打开进军西北的道路。
马麒 图片来自网络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阀们为了权力,别说袍泽、同学、上下级之间,就连亲戚之间大打出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如川军的刘文辉、刘湘叔侄争雄,黔军的王文华、刘显世甥舅内斗。刘文辉和刘湘叔侄还好点,虽然打得厉害,但不下死手。可王文华和刘显世这对甥舅,那可是真下死手啊。
上篇文章讲到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六旅16团血战郑庄寨,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六旅旅长王天祥,政委刘华清,副旅长周发田,政委和副旅长都是老红军,过往历程相当简单清晰,是一路打上来的,而旅长王天祥,戎马一生,其经历令人眼花缭乱,完全可以拍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连续剧。
蒋介石与马步芳(右一)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罪恶的势力如同噩梦般无法抗拒“下山虎,上山狼,凶不过回回马步芳”。这句话是我对马步芳最早的认知,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但是我从这句顺口溜中知道他肯定不是个好人。
在民国的地方实力派中,西北二马的马家军可谓是于其他地方军阀有显著的不同,他们不如张学良东北军的装备好,不如阎锡山的晋绥军人数多,但马家军的战斗力确是在杂牌部队中比较强悍的,部队从上到下散发着一股彪悍的气质,其实从早期的实力来说,西北二马就是一个拥有几万兵的地方小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