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帖子,“服用HIV阻断药前,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正常,药后17肾功能受损,肝功血常正常。药后做了肾功能检测,第一次显示肌酐高,第二天去了开药的医院做检测所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比起药前的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大幅下降,肌酐大幅升高。
很多人来咨询,发生了性行为,非常恐慌,问我:需不需要服用阻断药?哪里能买到阻断药?阻断药会不会对身体有很大伤害?今天就来详细解释一下关于阻断药的种种问题。一个时间点首先,我想强调一个时间点。阻断药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阻断效果最好,时间越久,阻断效果越差,最长不超过72小时。
自1981年美国首次在人群中检测出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全世界每年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2019年7月1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南非发布的《全球艾滋病最新情况——以社区为中心》显示,去年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数仍多达77万人,预计将无法完成到2020年把死亡人数控制在50万人以下的目标。
记者 王小蒙一提起艾滋病,许多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不过,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已造成全球超过3000万人的死亡。尽管目前尚无根治之法,但科学研究表明,高危行为后的72小时内,艾滋病毒阻断药能有效遏制病毒扩散。那应该如何购买使用呢?让我们深入了解阻断药的相关知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亦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是重要的艾滋病防控方式之一,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定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指出,暴露后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病毒的人群在暴露于HIV高感染风险后,尽早进行的抗HIV病毒阻断的治疗。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