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10期。伽达默尔的功劳在于,他在力图用语言表达出黑格尔认为不可言说而置之不顾的“意谓”中的非逻辑功能时,通过对话揭示了这种非逻辑功能的丰富的内涵,表达了诠释学中的“语言学转向”。
经常接触马丁海德格尔思想的人,对于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所列举的这些形而上学的基本词汇,可以不再以形而上学传统所赋予它们的意义方式来阅读它们。存在是精神,这能够同古希腊人以及黑格尔一致起来;而上帝是精神,则是《新约圣经》所告诉我们的。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康德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艺术作品是最大的谜语,但人是答案。——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在当代从事艺术理论研究几乎不可能回避20世纪80年代由阿瑟?·?丹托(Arthur Danto)、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分别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中所重提的黑格尔经典论题。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杨耕内容提要:社会“科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只是伴随着现代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社会科学才从道德哲学中分化出来并获得了自身的独立形态。
自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传播以来,《自然辩证法》已经逐步从一部手稿发展成一门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疆界已从自然观、科技方法论、科技与社会扩展到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社会学、科技伦理学、工程哲学等广阔领域。
段伟文、刘永谋、杨庆峰、闫宏秀【论坛第8期话题】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智能化“科技世代与人类未来”论坛第八期聚焦“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智能化”主题,以北南联袂、京沪对话的方式对谈智能革命在人类生命、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层面可能带来的深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