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蜀王府的第一任主人,朱椿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他到蜀就藩之后,广布仁政。朱椿喜读书,也爱与读书人交往。一到蜀地,就请来大学者方孝孺,专门教授世子。到郡学讲学,得知众读书人贫困,就从自己的俸禄中给每人每月供米一石——后来成为定制。对于普通百姓,朱椿也心怀悲悯。
张献中这个人物一直有争议,一直以来,他在教科书中是起义领袖,在《明史》中是杀人狂魔,但其嗜杀成性,确属无法回避的史实。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考证: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阴历八月初九,张献忠陷成都。入城,张献忠下令屠城三日。三日过了,停止大杀,只每日小杀百余人以树威。
11月16日从最新的科考信息获悉,在四川江口明末战争遗址附近,科考人员再次发现大量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文物,经过几天的仔细挖掘,多达上万件兵器、古币、金印等文物,其中百子铳的发现更是证实了顺治年间那场惨烈江口之战的真实性。
据随军传教士回忆,张献忠出川,深虑各营中妇女众多,有碍行进,敕令次日将妇女引至大营外一律杀之。献忠除有正后四名外尚有嫔妃三百人,除留后妃二十人服役诸事外,余二百八十尽皆杀绝。至于各营妇女,齐集一处,号令一下,乱砍乱杀,叫冤哭喊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虽然说之前张献忠已经开过两次科举,再开一次科举考试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可是在如此形势之下还要腾出手来开科取士,任谁看来似乎都不大正常——但是不知道川内的这些生员都是怎么想的,还真就都跑了过去:除了当时雅安有一个已经秘密反水的大西国官员叫郝孟旋的人看出了一点端倪,半路伪造了一份张
近日,诸多媒体争相报道了世人瞩目的“江口沉银”考古最新成果,报道说:“记者4月29日从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获悉,经过为期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共发掘文物10000余件,其中重要文物2000件。最重要的发现为一枚重约16斤、含金量高达95%的金印
尽忠报国出自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指的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然而在明朝末年却出现一种极为奇特的现象:在满清、李自成、张献忠等几方势力攻城略地,危及大明存亡之时,世受国恩的文臣武将纷纷屈膝反叛,反倒是女子或与敌抗争或以自杀殉国,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