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风雨路三千,谁寄云笺落汝前。半掩芙渠藏赤字,涟漪一点送归舷。~行舟泊岸风雨晚,多来千层浪,少见一把伞。舷外看舟横,一水流乱是几番。望夕霞倾泻,一点吹上船,仿佛见,一世暖玉紫生烟。剑意吟中,玉壶转换了芙蓉肩,燕子怎悠闲。千万相识识朱颜,一点涟漪,琵琶反来弹。
01、懊恼风流心一寸。强醉偷眠,也即依前闷。——欧阳修《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02、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03、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04、宝床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
气象于文学大有影响已无疑义,在我国文学的源头《诗经》《楚辞》中,大气现象和植物动物物候就是常见的表情达意的媒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等,形成借自然景物景象抒情的写作模式。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央视新闻公开课走进南开校园,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给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也在当天进行了特别放映,纪录片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这位“诗词女神”的生平。她一生命运跌宕,却以诗性的人生态度凝练出“弱德之美”,她说,“弱是你取一个弱的姿态,我有自己的持守,不会随波逐流去改变。”
人生路上,有苦有乐,有暖有寒,它不总是晴空万里,也不总是困难重重。花开半夏,锦绣未央,在这条路上,我们越走越会明白,它充满了失意、孤独和彷徨。但当你看到眼前的黑暗,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这10首最治愈诗词,即使经历千年,依旧温暖着世人,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头条创作挑战赛#今日周末,中午回家陪老父亲吃饭,平时和我交流不多的老人家吃完饭,拿出了他写的一篇手稿《闻名天下的河西走廊》,并略表歉意地对我说:“年龄大了,写东西没思路了,有些字容易忘记,给你提供了点素材,你整理一下,看对你写文章有没有帮助……”老父亲今年76岁了,出生在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