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无家可归的人的时候,总是会问爸爸妈妈:“我们能不能帮助一下他们?”但是,有同情心的孩子是更容易受到欢迎的,他们懂得尊敬师长,懂得尊老爱幼,知道礼让行人,他们能够洞察其他人的心理,更擅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但是,也正是这种浓厚的爱意,导致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一些错误。两个人中的孩子,看似大约有六七岁的样子,正在玩手机,而面前的桌子上,则摆放着服务区的商务套餐,我看了一下,应该是88元的套餐,还是很丰盛的,有荤有素,有汤有饭,看起来很有食欲,营养也比较全面。
从小到大,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在他们心中,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为何孩子好。从来也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在教育方面,有太多的父母一意孤行。看似为孩子好,殊不知父母的某些行为举动,已经深深伤害了孩子。
最近接触到一些来访者关于婚姻家庭的提问,有一部分是关于父母长辈对于自己生活的干涉。只是这对于一位母亲来讲,太难做到了,不是不愿意,更多时候是担心,因为做了自己那么多年的儿子女儿一下来就长大了,突然就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为人父母的很难马上接受。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她是哪儿有事哪儿到,成天闲着没事到处溜达、到处贴边,只要有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她就会凑上去,而且唯恐天下不乱,从这听到的,就添枝加叶、甚至不过夜的传到那儿去,再加上自己不着边的评论,觉得谁都不如她看事独到、处事圆滑,认为她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她说的什么都对,弄得谁都不喜欢她,甚至她凑上来人们就会纷纷走开,可她却不自知,依然我行我素,诸不知她就是这个世上最二百五的怪胎——事儿妈!
今年三月份我刚刚开始学习自媒体账号发文,连续叨叨了几篇家长里短的婚姻故事,看起来像以自嗨模式叨叨自己的经历。事实上,揭开孩子曾经抑郁的过往并不是嗨文的目的,我只是想在学了五年心理学以后,把所学知识以自己的方式共享出来。
我妈妈经常说我嫌弃家里穷,我解释了很多次,不是这样的。结果我妈妈说你是我生的,你想啥我不知道?我比你自己还了解你!其实我妈在我一岁多出去上班,两三年回来一次,15岁才正式相处。她总是把她自己的想法按在我身上,还非坚持她自己是对的。我该怎么跟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