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感染HBV的妇女进行母婴阻断,最主要的干预措施是新生儿出生12 h内尽早接种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和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证据表明,对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孕中晚期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会进一步减少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来源:人民网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而引起的长期进展性、免疫性疾病。乙肝病毒所造成的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显示,目前我国一般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6.1%,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约86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为2000万-3000万例。
1.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2.HBV流行病学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估计,全球大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慢性HBV感染者超过2.4亿人。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具有净化血液、排除毒素、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等功能。 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宣传主题是“坚持早期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张硕 林坤“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了!”35岁的姜女士(化名)是众多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一员,她原以为这一辈子都要生活在乙肝病毒阴影下。然而通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消化科的治疗,近日她得到了临床治愈,再也不用每天服用抗病毒药物。
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新发病数首位的乙类传染病,其中乙肝发病总数占比最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指出,乙肝临床治愈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持续检测不到、乙肝e抗原阴转、伴或不伴抗乙肝表面抗体出现,肝功能保持正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肝脏组织学有其他病变。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而慢性乙肝是指持续半年以上的HBV感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教授说,人们在感染HBV后,如果不尽快进行干预,就会发展成慢性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