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3日讯(通讯员 罗蓉)闲庭叶落,一叶知秋,不知不觉迎来了秋分节气。9月23日秋分,秋分之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暑气消退,寒意渐生。燥,为秋季的主气,易耗伤津液,尤其是秋分之后,天气逐渐干燥,容易导致人体出现秋燥的问题。中医理论中,秋燥又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
卵巢早衰,口干咽干、五心烦热是体内3把火在烧,麦冬巧搭配把火“浇灭”,卵巢活力又回来了!秋冬之际,本是女性调养身体的黄金期,但不少姐妹却遭遇了口干舌燥、喉咙干痒,还有心里那股莫名的燥热,就像是身体里的小火苗在乱窜。
秋天一碗汤,疾病扫光光,今天沈医生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子,益气养阴,清养肺胃,滋阴润燥。如果你出现了口干咽干,嗓子干疼,皮肤干燥,喝很多水也没用,有时候还觉得胃里烧得慌,饿了却不想吃东西,还有大便干结,小便黄,尿量少的表现,可能就是燥伤肺胃了。
在这季节交替的时候不少朋友出现了口干舌燥的情况而且喝很多水也不见好转不少圈友说这属于“秋燥”可以通过一些养生方法来缓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王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 主任医师想要缓解秋季咽干,就要通过养阴润燥的方法让身体的阴虚情况得到改善,也就是滋生津液来润燥。
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01如何提升抵抗力?中医来支招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12日(周日)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问:有哪些传统疗法或药方可以帮助预防、治疗流感以及人偏肺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