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际奥委会制冰专家、北京冬奥会制冰师亚瑟·苏瑟兰德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的制冰工作情况,他表示:“北京冬奥会的冰面是最环保、最公平的冰面,我要感谢北京冬奥会给了我第八次冬奥制冰之旅。”
据领队崔云凯介绍,“此次进京队员年龄结构老中青搭配,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32岁,制冰经历最长的达到40多年,最年轻的也在10年以上,通过多次参与北京奥运测试赛,这支队伍制冰业务水平一流,得到了外国制冰专家的认可,都是精兵强将。
近日,冬奥中的隐秘职业“制冰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冰壶运动对冰面要求最严格,平整度误差在0.038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在十数年的制冰工作中,他对冰壶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未来赵师傅将备战老年世界锦标赛,终极目标是全国冠军。
【中国唯一女制冰师助力冬奥,也是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唯一女制冰师】1994年出生的张芷源,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拥有在世界冰壶联合会实习经历的制冰师,也是2022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唯一的女制冰师。回忆当初被冠以“制冰师”的头衔,是源于2016年在英国留学时期。
张芷源说:“制冰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是极高的,冰面温度在零下6度左右、室内要求零上10度,室内湿度是低于40%,不过控制温度是由机器完成的,后方有一个机组,在场地布置前传感器就已埋在冰里,所有数据会传到电脑里,制冰师则需要时刻监控查询和记录数据。
制冰师李鹏介绍,这次他们10名制冰师被选入冬奥会北京国家体育馆男子冰球比赛场馆负责制冰、浇冰、喷底白、划线等工作,前期由齐齐哈尔市委派的制冰团队和国外专家通力合作,已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前的两次制冰工作。
来源:【中国教育报】冰雪同心,亚洲同梦。1月20日,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火种在黑龙江哈尔滨成功采集。本届亚冬会火种采集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冰燃火”,采火装置是一块直径达60厘米、重达37公斤的“冰透镜”,由一块100公斤重的人造纯净冰通过车削、熨压工艺后制成。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2年1月29日(新华全媒+)(1)制冰师乌斯里奇的第四届冬奥会1月28日,乌斯里奇(左)在“冰立方”与制冰团队成员交流。在北京冬奥会冰壶赛事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的冰面上,一位身影始终忙碌着,他就是来自加拿大的制冰师汉斯·乌斯里奇。
来源:【黑龙江日报】哈尔滨市宣信街50号,一座老式四层小楼,现在是黑龙江省老年体育协会和省体育局老干部活动中心所在地。对82岁的原省体委主任刘海云来说,这里既是现在他与牌友们切磋牌技的地方,也曾留下他人生中最为珍贵的记忆。
寒冬来临,黑龙江漠河刚迎来了一场降雪,大雪纷飞中的滑雪场又添了些浪漫。11月1日,漠河北极滑雪场2024冬季首滑式举行,率先拉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季的大幕。广州游客张先生带着孩子专程来到北极滑雪场学习滑雪。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东北,也是人生第一次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