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虫生来性刚强,百草之中它为王。双臂大刀如阔斧,闪展腾挪快如电。大锯拉开势破竹……”双手捧着这本凝聚数十年心血的秘笈,73岁的铜臂螳螂拳第三代传人马振岭说:“铜臂螳螂拳是咱们唐山本乡本土的拳种,大开大合,刚猛绝伦,到现在已传承百年。”
2019 年是螳螂拳南传 100 周年纪念年,港、粤 等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以此向螳螂拳南传的先贤 致敬。他第 一个把七星螳螂拳从发源地山东传到了上海,又从 上海传到广东、香港一带 , 以至螳螂拳的影响扩大 到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
大小新闻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我非常钦佩师父的武艺和为人……”6月4日,来自美国纽约的Loose Joint(释恒缘),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螳螂拳第九代传人于永波奉上拜师帖,敬上香茶,正式拜他为师。
崂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来被称为“神窟仙宅”“洞天福地”,备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推崇,深为隐者高士、名道高僧所垂青。焚香烹茶、抚琴对弈、挥毫酌酒、莳花侯月……古代文人的雅事,在崂山流传数千年。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郑康成在此设帐授徒,开创书院文化之先河。
近日,佛山禅城区武术协会等多个机构为纪念佛山螳螂拳名师韦锡鸿诞辰70周年举办系列活动,其中印发《薪火相传》纪念册,以20多篇文章近三万多字及五百多张珍贵照片,向世人展示七星螳螂拳的精髓和特色,以及在佛山的起源和传承脉络。
也出现了一批武林高手。拳师徐鸿飞,1894年在庄河开设“徐家拳坊”武馆,传授武功,授徒900余人。徐鸿飞曾拜山东鹰爪拳高手张开元学习鹰爪拳、通背拳,跟六合螳螂拳创始人魏德林学习六合螳螂拳,得两位大师真传。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张文艳(老照片除外)继续登山,寻觅旧事。在重温了浮山碑心石的故事后,再次登山,在山峰之间,找寻先辈的足迹,在树木之间,遥望过去的硝烟。山顶的座座青峰,见证了青岛的蝶变;山腰的朝阳洞、朝阳庵,山下的荒草庵,曾经钟鼓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