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武侠,不能不读《天龙八部》,为什么是《天龙八部呢》?这要从1954年白鹤拳和吴家太极在澳门打擂台说起,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会是一场武林高手的精彩切磋,结果场上的两位高手也是各种王八拳,和我们平时看见的街头醉鬼斗殴也差不多,虽然打的并不精彩,但是各种大小报纸都是争相报道,金庸先生当时也是办报纸的嘛,就发现这个读者特别喜欢这种描写打架的文章,于是他就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在《新晚报》上连载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江山》,也就是后来的《书剑恩仇录》。
所有的奇谋秘计、苦心孤诣、坚持不懈,都成了这个“乌托邦”上的砖瓦——毫无意义。当历史的车轮把燕国碾成粉尘,那么慕容氏后裔就注定要成为举臂挡车的螳螂。——题记1966年,陈世骧先生在给金庸的一封信中,对《天龙八部》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读武侠小说的人,不会不知道《天龙八部》。不服武侠小说的人,也有不少要读《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佛教用语。金庸在小说的开头特意写了一章来解释书名: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这其实就已经为书里的人物们定下了悲剧的命运:看别人“成佛”,他们自己却一个也逃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