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家白话报纸《鹃声》之所以创刊,就是因为晚清四川留学生发现杭州、安徽、湖州、绍兴、宁波等地都办有白话报,浙江更是“各府都办得有白话报”,而“我们四川一省,一种白话报都莫有”,深以为“可耻可恨”,创办了《鹃声》杂志。
这是一个IP属地在山东的网友说的话,对于这句话,我就想说放你的狗屁。事先声明一下我是一个山西人。我知道,关于迷笛音乐节的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大量财物丢失,包括身份证,电脑,手机。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内裤也丢了,真不好意思说,哪个小偷偷东西会偷内裤?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然而,互联网也带来了一种不良现象,即所谓的“地域歧视”。实际上,从古代到现代,地域间的偏见一直存在,只是在古代没有互联网,不同地区的人很难有机会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和争论。
首先声明,我也是东北人,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不是洗白,也不是抹黑,更没有所谓的地域歧视。由于东北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目前有众多的东北人离开故土 ,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留在了异地,一部分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 ,还有一部分是老人,或随子女,或候鸟过冬养身体,总之就像网络戏言一样,“宇宙的尽头是东北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东北人”。
我们在海南儋州白马井购房,初衷当然是为了父母每年冬天能有个猫冬的地方。家里每个人都喜欢这里的环境。到了海南才觉得这里简直成了东北人的海南,光是我们在五指山租住的小区,东北人就占了七成,其中黑龙江人占了四成。
河南在秦朝以前属于七国的韩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河南这片土地上就互掐很热闹了,像我们熟悉的一些成语故事,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这些故事我们都知道,其中主角就是春秋的宋国人,那个时候的宋国在今天河南省的商丘一带。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讨厌河南人,下面网友踊跃留言,不少人吐槽自己在河南的遭遇或者说被河南人坑了。我在网上对于偷井盖的案件进行搜索,仅从网上的新闻报道看,各省市的人都有,河南人在其中无论是频率还是数量,都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把偷井盖安在河南人头上,实在有点冤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开始充斥着各种嘲讽河南人的声音,这种现象到现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什么偷井盖、素质低、贫穷落后。在社会发展到今日的此时,更有某互联网公司招聘的时候公然歧视河南人!各种言论无不充斥着对河南的偏见。作为一个河南人有必要为我的家乡发声。
这段时间1888万天价彩礼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不去说了,这些年江西因为高彩礼的事情被翻来覆去地骂,一年到头至少要因为这同一件事被骂个五六次。所有人都只是骂,没人想过那些道听途说是真是假,更没人想过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嘿,咱都知道上海那可是繁华大都市,山东呢,也是个好地方。那上海人对山东人会有啥印象呢?山东人豪爽大气,热情好客。上海人精致细腻,讲究生活品质。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人相遇,会碰撞出啥样的火花?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