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靖西城乡一片欢腾,在城区举行了隆重而又简朴的建市授牌仪式,67万边民共同迎来本市发展史上跨越式的里程碑。撤县设市,是靖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的一次质变、一种飞跃和一大跨越,将给靖西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刚刚过去的2015年年底,靖西正式挂牌建市,成为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第三个县级市。撤县设市后,靖西的格局和知名度也随之不同。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靖西这座散发着新生代都市气息的城市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大踏步向前迈进。(图片由中共靖西市委宣传部提供)(城市风貌)首先,提高“颜值”。
在城镇化如火如荼之际,冻结了16年的“县改市”悄悄解冻,就2015年就有多个县成功改市。反之,随着“县”成功改“市”,也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发展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让更多人享受更好更优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发展带来的益处。
总想着要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总是迈不开脚步;蜕变的心跳动了无数个岁月,可依旧犹豫不决。都说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要在路上,可是身体不先行,灵魂又该在哪里寄居呢?(图片由中共靖西市委宣传部提供)当你还在一次又一次的犹豫时,靖西,这座美丽古朴的中越边境城市,悄悄完成了华丽蜕变。
12月12日,靖西举行了隆重而又简朴的撤县设市授牌仪式,正式成为广西省第八个县级市,这预示着靖西更加紧密融入到省中心城市的发展范围中,带领着67万边民加快推进本市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靖西优雅转身 撤县设市踏上新的发展征程翻开靖西的发展史册,是一幅厚重而深远的篇章。
12月3日,靖西建市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上宣布12月12日靖西将举行撤县设市揭牌仪式。这是靖西发展史上跨越式的里程碑。靖西将成为百色首个县级市,也是广西第8个县级市。靖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91个村(社区),总人口67万人。
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县改市,这意味着,靖西将成为百色市下辖的12个县(区、市)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市。撤县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作为我国与越南等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城市的靖西更是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回顾过去的几十年,靖西不断发展变化。
中国经济网靖西12月14日讯 12日,广西靖西市举办撤县设市一周年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党代表等各界人士展开座谈,为靖西发展建言献策。2015年12月12日,根据国务院批复,靖西举行撤县设市授牌仪式。
早报君说不得了!靖西要有大动作了。据右江日报报道,7月29日,百色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上提到,靖西已顺利实现撤县建市。靖西县地处中越边境,总人口65万,是百色市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广西八个边境县(市)中人口最多的县份,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
靖西——一座山水、民风无须雕琢、浑然天成的纯净小城。关于美景,到过靖西的人们,对这座城的赞美和喜欢,是由衷的。但是这座小城里的很多故事或许并没有太多人聆听过。(图片由中共靖西市委宣传部提供)其一就是瓦氏夫人明朝年间,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朝廷诏令兵部尚书张经总督前往江浙抗倭。
“撤县设区”绝不是地方政府一厢情愿,而是有硬性标准的。GDP水平、一二三产业比重、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达到城市化的标准都是能否撤县设区的考量标准。只有达到了硬性指标,才能成功撤县设市。12月12日,靖西市挂牌成立,标志着靖西跨入了新的历史,从此迈入了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
总面积3.6252万平方公里,西与云南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兴义市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
12月3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获悉,靖西撤县设市揭牌仪式将于12月12日举行。至此,靖西成为百色市下辖的12个县(区、市)中首个县级市,广西县级市数目增至8个。今年8月5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靖西撤县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