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官兵们邀请交城堆绫非遗文化传承人共同制作了一幅“我心向党 逆火而行”的堆绫艺术作品。在现场,大家共同设计图样、裁剪绫片,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现场同期:你看上边从这开始这个是第一部分,然后这又是一部分,这是一部分,这是一部分,是这样做的。
梁燕则 摄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梁燕则 郝淑琴 )在吕梁的版图上,有许多地方犹如隐匿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珍视。交城,便是这样一座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县城。10月23日,“向“新”而行·寻“美”交城”主流媒体交城行采风团继续深入探寻交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山西省交城县城北小学的课堂上,正在进行一堂生动的“非遗进校园”实践课。交城堆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承人张姣丽,向学生们介绍一幅幅堆绫艺术作品。近年来,山西多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传统艺术,更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9月29日,我县2023年“欢度国庆·喜迎中秋”非遗活态传承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进入县非遗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满院的中国红,浓浓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8月20日,交城县行走读写“创意小作家”采风团系列活动走进交城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的崭新活力,增进学生对非遗的深入了解与亲身体验,提高非遗在学生中的认知度与影响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在本届文博会上,我县将交城味十足的非遗项目带到文博会,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县文化领域的丰富资源和巨大潜力,实现了更高平台、更大舞台的宣传、展示、推介、合作,为推动我县非遗品牌化塑造、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注入了更多活力。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6月12日,交城县“推进疫情防控装点美丽家园”书画剪纸作品展正式开展。据悉,为表达一份爱心和牵挂之情,在交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局等部门的倡导下,交城县老年大学、老龄人才协会、老干部书画协会等协会组织全县老干部、老职工、老农民,积极投入抗击疫情的书画主题创作之中,大家用情怀去描绘,用爱心去书写。
9月30日,参加省级书画名家作品展的20余名书画家在我县开展采风活动,深入体验交城风土人情,汲取创作灵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军军参加活动。活动中,书画家们先后走进我县磁窑古村、田家山村和卦山风景区。
在交城县有这样一位七旬老人,她虽然没有绘画基础,但她对绘画有着无限的热爱,凭着天赋自学成才,创作完成了700余幅作品,将深情绘于纸上。 今年70岁的李爱萍依然精神矍铄,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她用画作表达自己对党的深情。在她的书房中,挂满了这些年来的画作。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10月22日—23日,由中央、省、市县级15家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我县,深度探访“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共同品鉴交城的企业活力、景区魅力、非遗风采与乡村风貌,用全媒体、融媒体的视角感受,多角度、立体化的采访报道,用纸笔、镜头聚焦交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创建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城片区)的良好氛围。6月10日,交城县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享非遗文化盛宴,共商非遗保护大计,共谋非遗发展新篇。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在钟灵毓秀的交城大地,一场别具一格的行走读写“创意小作家”采风活动精彩开启,活动为交城的文化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交城县文化旅游中心,小作家们怀着满心的期待相聚于此,共同体验交城民风淳朴、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品。
【来源:山西新闻网】在灵丘县张高铁壶非遗工坊,游客被精美的铁壶吸引。本报记者王昕摄从“在提高中保护”到活态化传承,从“见人见物见生活”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山西非遗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
6月22日,由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文联、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守初心 铸匠心 造同心”2023年端午节工艺美术作品展开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明,县政协副主席韩笑丰及相关部门和省市县相关协会负责人参加活动。
国庆假期,交城县立足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旅需求,更在国庆假日期间形成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国庆品非遗古韵,金秋享传统魅力。一大早,交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前来参观体验。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耀 本报通讯员 冀美丽“以前只知道剪纸精美,没想到现场看到的剪纸作品如此震撼,每一个图案都像是在讲述着交城的历史和文化。”在交城县文化旅游中心,一位同学围着剪纸作品,眼中满是惊叹。这是交城县“创意小作家”采风活动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