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 舒 来源:缓缓说、蓝血研究(lanxueyanjiu)01记得电影《美丽人生》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对犹太父子在被送进纳粹集中营后,父亲为了保护孩子的童心免受伤害,就告诉孩子:他们正处于一场游戏之中,只要你赢,你就会得到奖品。
还记得电影《美丽人生》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对犹太父子在被送进纳粹集中营后,父亲为了让儿子的童心免受伤害,就告诉孩子:他们正处于一场游戏之中,只要你赢,你就会得到奖品。最后,他将孩子藏进了垃圾桶中,告诉他这是最后一关。可其实,那时,父亲要被处刑了。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邮箱新闻”网11月20日消息,英国降生最爱笑宝宝,其父母称他还在未出世时就会笑。据报道,这位爱笑宝宝名为里昂·哈格里夫斯。里昂的母亲在怀孕第31周时,曾前往医院做例行检查,那时她惊讶地看到了自己未来宝宝里昂的笑容。
关于“笑”,好像是近期的热点话题。不久前,有人比较过郎平女儿和中国女孩的笑容,并提出个令人沮丧的观点:美国长大的孩子笑容灿烂,而中国女孩则笑得扭扭捏捏。本人虽然不敢苟同这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观点,但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普遍爱笑,这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放上一组各国孩子的照片,以表示祝贺。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那么,法国绘本独特的艺术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在20世纪30年代起的法国图画书革新中,法国创作者们渐渐建立起新的童书观:“儿童文学的主要目标——优先面向儿童读者,创作孩子们真正需要的、脱离单一成人视角的作品。”
美国的孩子比较爱笑吗?最近读了台湾旅美知名作家刘墉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孩子的微笑为什么比美国孩子少?”,其中提到有一个挺令人关注的数据是: 2007年美国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说:三岁中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美国孩子少55.6%。
一名3岁叙利亚女孩近日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她的父亲教她听到炸弹爆炸声时要大笑。3岁的萨尔瓦与父亲穆罕默德据法新社3月4日报道,女孩名叫萨尔瓦,她的父亲、32岁的阿卜杜拉·穆罕默德说,在土耳其政府的安排下,他们一家已经逃离战争地带越过了边境。
“是飞机还是炸弹”“炸弹,当它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笑” 。2月17日,一则视频引发热议。一名叙利亚父亲教自己3岁的女儿萨瓦尔用笑声“对抗”炸弹。受叙利亚战事影响,萨瓦尔一家住所附近时常遭炸弹空袭。为避免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父亲骗她炸弹是烟花和玩具枪,并约定落下炸弹时一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