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讨伐战是三国时期一场著名的战争,拉开了群雄逐鹿、军阀割据的序幕,然而史书中对初平元年到初平三年这段时间的记载非常稀缺,因为这当中活跃的多数人都很快就离开了历史舞台,再加上各种为尊者讳等原因,导致这期间的记载时间混乱、因果缺失,看得人云里雾里,许多传记的时间线完全是错误的。
三国历史上,山东诸侯起事讨伐董卓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西北草寇董胖子趁东汉王室后戚太监狗咬狗内讧,杀进了洛阳立了新皇帝独掌大权,这各地豪门世家哪里能服气,你董胖子一个出身低微的西北野汉,东汉帝国的当家大掌柜怎么可能让你来当呢?
群雄讨伐董卓,那是因为你董卓“不讲武德”,成了一个意外的搅局者,把士族集团的代表袁绍苦心孤诣谋划的一盘好棋给搅得稀烂,士族集团心有不甘,要找你董卓要个说法。但也正是这次联合行动,暴露了人性之中一个丑陋而又残酷的特质:大多数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口号可以跟着喊,炮灰必须别人来当。
作者:杂了咕咚36、董卓进京后一下就挟持了皇帝,占领了朝廷制高点, 进展之快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有些措手不及。他对中央的环境两眼一摸黑,理不清头绪。他还发现自己的边夷作风,常常与京城的贵族气息格格不入。他需要找一些可靠的名士,来辅助他。
东汉末年,虽说朝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扑灭了黄巾之乱,但此后东汉中央朝廷名存实亡,盘踞各地的大小军阀打着镇压黄巾军的幌子,招兵买马,争抢地盘,个别实力雄厚、有更大政治野心的地方军政首领竟开始觊觎汉中央政权了。
小说里曹操以一己之力策动十七路联军,如此大的号召力在当时的确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十八路诸侯”也并非是由他号召而起的,甚至在“十八路诸侯里”曹操连个号都排不上。“十八路诸侯”是谁发起的。既然“十八路诸侯”不是曹操号召起的,那么真正发起讨伐董卓的人是谁呢?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65位:讨伐董卓(东汉)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董卓为名,推举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二年后被部将吕布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三国群雄逐鹿的时代宣告来临。
在公元2世纪末的华夏大地上,汉室宗亲无疑是最好的招牌。然而刘氏子孙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何以最终只有刘备能够一站到底,成就霸业?公元14世纪末的成都,武侯祠香火不绝,比邻而居的昭烈庙前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人物,但也有很多贪官污吏,无耻小人,他们为了谋求私利,罔顾民族和国家利益而不顾,是我们民族的罪人。我国历史上的这10个名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罪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导致我们国家的发展,倒退了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