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是我们俗说的“装支架”,是指医生通过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到心脏,显影冠状动脉情况,发现病变部位,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方法疏通病变血管。疼痛,是除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也叫PCI介入手术,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就是帮助病人重新建立心肌供血系统,从病人的身上采集健康的动脉和静脉来建立冠状动脉旁路循环,即一条让所需血液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通道,血液通过这条新建的血管,跨越原来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的部分来给心肌供血,使缺血的心肌重新恢复活力。
作为四川泸州第一个从事心脏冠脉介入的女医生,袁小蓉是手术室里与射线共舞的“铅衣女侠”,也是患者眼中与死神搏斗的“救心天使”……心脏冠脉介入是个“烫手”的技术活,但对于袁小蓉来说,她有“四大法宝”——快、准、狠、传。快!曾在15分钟内完成急性心梗手术袁小蓉与团队医生开展手术中。
由于冠心病的初期临床症状比较隐匿,病情很容易持续性发展,因此应该尽可能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冠心病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情况加以选择,初期、轻度的冠心病患者可选择保守的药物治疗方式,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方式。
央广网合肥5月23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李龙伟 方咏)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礼坤教授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介入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介入医生实现“室外”操作、精准操作。
治疗冠心病:药物,介入,搭桥,哪种更适合自己?的确,查出了冠心病的人往往都会有这个疑问,究竟哪种治疗方式更适合自己。这个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首先我们要认识的是,药物治疗是所有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无论是否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或者冠脉搭桥,药物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以其微创、高效、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首选。它不同于传统的开放手术,也不同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通过影像设备的引导,将治疗器械精确送达病变部位,实现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