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对此,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教授提醒,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窗口是120分钟,患者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要及时拨打120进行救治。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珩重庆高温还在继续,9月18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心内科专家提醒:室内室外两重天,忽冷忽热的温度,当心心梗来袭。这些预警“信号”请一定注意。忽冷忽热为何易“心梗”?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王利宏以往大家认为,只有“三高”或本身患有心脏病的高危人群才容易被心梗盯上,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近期研究发现,在55岁以下、55~75岁、75岁以上人群中,低危和中危心梗患者的总和比例分别为56.5%、55.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危害健康的常见急重症。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下降易增加心梗的发生风险。今天是第十一个中国心梗救治日,心梗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什么是心梗的典型症状?如何急救和预防?戳下图了解。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在35℃以上的高温天,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目前,海军第九〇五医院检验科引进了心脏检查新指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为急性心梗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几天前,52岁的刘先生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且疼痛向左肩和左臂放射。
#秋日生活打卡季##秋日中的健康知识#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心脏是生命之源,它的每一次跳动都值得珍惜。”然而,当心脏受到威胁时,生命也许会在一瞬间瓦解。心肌梗死,或简称心梗,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它可以在转瞬之间夺去生命。
伴随着高温热浪,心血管疾患风险也在悄然升高。近期,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接连收治几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温天气疲劳作业。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其实,夏季也不可掉以轻心。
秋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每年的11月20日被确定为“中国心梗救治日”。记者获悉,近期随着气温逐渐转凉,特别是早晚温差拉大,急性心梗患者明显增多。“秋冬换季,气温下降,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吸烟等人群血管易收缩,容易引起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网上看新闻:三十岁出头的男子,突发心绞痛,面对大面积心肌梗死的诊断,患者惊讶地不敢相信……后来发现患者从小爱吃汉堡、喝可乐,20岁就到美国生活,十年来更是以西方饮食为主,顿顿不离汉堡、薯条、可乐等,2016年回国后仍然没有改变饮食习惯,而这,就是导致心梗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