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弋如今,钢筋水泥混凝土已经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的学子们也常常用“我的青春谁做主,钢筋水泥混凝土”这句话来自嘲。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的“水泥”钢筋水泥混凝土发明与1849年,在此前历史的上一大段时期里,房屋大多都是砖木水泥结构。
一些人喜欢去人迹较少的城市,而一些人喜欢去历史气息浓厚的城市,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所去的城市,见的最多的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如故宫这类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只有很少一部分,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制泥砖用的木格子用木材切割而成的格子日前,家住北流市六靖镇长江村的农户徐维志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这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孙辈们纷纷发问。“这可是以前建房子的重要工具,没了它,可就建不成遮风避雨的房子喽。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永泰城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周长1717米,墙高12米,城基厚6米,占地面积318亩。永泰古城的空中俯览图,整个城平面呈椭圆形,形状酷似乌龟,故又称为永泰龟城。城里的房子都由黄土和石块垒成。
讲个故事:有一个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去故宫转了半天,发现全是木质建筑,感叹地说:“你们中国真落后,我们几千年前就开始住石头房子了,而你们还在住木头房子”,这时导游用这位游客说:“你刚来中国,不了解传统,活人是不住石头房子的”,随后导游用喇叭讲道:“鉴于这位朋友的提议,我们下一站将
白墙、黑瓦、锡山顶、山花、斗拱,至少有三百年历史,而且具有鲜明的海派建筑特征的绞圈房,经过建筑爱好者朱亚夫和建筑专家娄承浩副研究馆员多年调查研究,并经多位建筑专家最终确认,上海现存绞圈房15处,其中8处已被列为区不可移动文物或区文物保护点。
■本报记者 汪敏华上海人初识装配式建筑,是在2010年世博会建设期间。浦西企业馆区爆出一条大新闻:远大馆仅用一天时间,就造起一栋6层小楼,总建筑面积达1900平方米。在惊讶于神速的同时,观众也不无疑惑:这楼安全吗?世博会闭幕4年后,近日记者再访远大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