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诞生过不少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医学大家,也诞生过不少如屠呦呦、钟南山、李兰娟等为中国现代医学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家,更有无数个一心一意治病救人、无私奉献自己的医护人员。
您可在此处输入正文,或从模板库中选择模板。上中学学鲁迅课文时,牢记了一个词“弃医从文”,历史上从医学界转行的作家还有郭沫若、冰心等,他们最初都是医者,最后却都变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作者。后来随着眼界的开阔,发现像他们这样的作家还真不在少数,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盘点一下吧。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公元1881年(光绪7年)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公元1936年(民国25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病逝于上海家中。
潘家东——副县长辞职当医生让舆论热议近日,霍山县副县长潘家东弃官从医惹得舆论大议,一个副县级干部辞职从医能引起如此轰动,这是因为在当今中国能从人才济济的卫生系统中崭露头角,成功从一名技术人员晋升为副县级,从一名医生成功“荣升”为官员,不得不说也是“小概率”事件。
◎萧振鸣(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藤野先生是个在教学上很严谨的老师,同时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鲁迅在回忆散文《藤野先生》之外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测验骨骼系统,他把四肢的骨头摆放在讲台上,然后向学生们提问:这是左臂骨还是右臂骨?这当然考验学生识别骨骼的能力,会带来五花八门的回答。
1990年,19岁的学霸冯唐,如愿被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录取,就读妇科肿瘤专业。本想悬壶济世,可读到第8年,眼看着博士即将毕业,冯唐却决定弃医从商。一是因为见过的病人太多,很多都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走。
昨日(12月6日),一辆贴满用毛笔书写的全民教育宣传标语的三轮车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记者上前了解到,骑车男子名叫李朝春,骑三轮车从桂林来到南宁,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励志做一名教育慈善家。李朝春今年49岁,曾做过医生,在一次全力抢救自杀患者的过程中,成功挽救了自杀者的宝贵生命。
早就听说学医很难,但是没想到文人政客中也有好多人人是从医学跨界过来的。今天先看看以下几位医学跨界生都是为什么远离了医学呢?一、鲁迅1904年9月13日早上8点,鲁迅第一次走进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第六课室,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但他的留学生涯并不顺利。
同鲁迅先生一样,他曾弃医从文,用尽一生去看懂中国和中国人;他放弃国外前程似锦的生活,抗战爆发后辗转回到中国,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他带领并开创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历史上著名的“ 魁阁时代”,取得了至今被后世高度赞誉的成果;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人类学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