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时代机遇,也是教育改革创新非常重要的驱动力量。一方面,为人工智能科研和产业应用培养人才是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辅助教学,也是人工智能为教育现代化赋能、实现“智慧教育”的重要路径。
来源:【中国教育报】在2024年全国两会的热烈讨论中,人工智能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融合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作为教育人,要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进入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的革新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高校育人?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锋亮探讨这一话题。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1月31日上午,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在“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会后,郑庆华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聊了聊他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看法。
■关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本期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编者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学模式?将推动教育呈现何种图景?
随着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引导,在这期间,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发问:“未来课堂”将会是怎样的?数字化手段应当如何承担好“助手”的角色,来赋能未来的“教与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随着机器学习、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创新不断引领着教育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为教育带来的变革正在进一步影响着教育的底层逻辑,即对教育全生态中不同的人与知识带来何种影响的问题。
河南日报记者 曹萍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代表提出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我省6所学校入选。我省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情况如何?怎样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教育?
2024年12月,Spaces4Learning网站主编Rhea Kelly就“2025年的预测,AI如何改变教育”举行了一场闭门线上会议,邀请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企业、教育工作者,分享他们对 2025 年 AI 发展的预测。
自2022年底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对于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三层价值:一是工具价值,促进教学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被应用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促进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师备课授课与教育管理者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融合价值,重塑教育体系。
7月8日,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主题论坛在世博中心举行。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供图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任务和路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看来,“聪明的我们应该用创造的智能机器去培养更聪明的人, 这样就能创造更聪明的智能机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5月20日下午,科大讯飞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在合肥联合举办“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主题研讨会,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未来教育发展、智能教育高端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创新等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下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历史已经迈入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纪元。目前风靡全球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能力,这无疑对人的智慧、情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