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恢弘大气。在高0.5米、长27.4米的长卷上,大运河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如明珠散落,古今之美交相辉映。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施涵予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建德人牙齿、良渚博物院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的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清咸丰京杭大运河漕运堪舆图卷、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民国请用国货八角形油纸伞……当这些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
由江苏卫视重磅打造的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24日晚即将上线。首期节目,单霁翔、西川、梁周洋、张谨、张鹏等一众嘉宾来到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一起打卡中国大运河沿线的秀丽风光,从历史故事中感受运河精神、探索文化脉络。
江苏扬州,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并没有浇散游客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兴致。大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于2019年国庆节前开工建设,次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博物馆正式命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6月,博物馆建成开放。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斗转星移,生命轮替,唯有文物能封存那些鲜活的瞬间。下面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各地博物馆,一起探寻文明的轨迹,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山西太原:探访建在墓葬原址之上的博物馆丹青晕染,交织出胡汉融合的时代气象。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交通遗珍中也有不少元素与龙相关。龙行天下济沧海,福至人间泽万家。让我们走进龙文化,与交通瑰宝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流。隋炀帝龙舟“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易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京口瓜洲一水间:扬州,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瓜洲古渡,在张若虚、王安石一千多年前写诗的地方,诗人西川与大运河真正地相遇。昨夜上线的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中,这位春风悦读榜新一届春风诗歌奖得主,亮相嘉宾团。
中新网杭州4月26日电(邵燕飞)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的厚重历史,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多年以来,浙江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文脉,浙江如何先行?
临河里街道组织居民参观三星堆展览。通州区临河里街道供图大运河博物馆的三星堆展览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常鸣 摄)6月底,“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展览一亮相即成文博界顶流,参观者络绎不绝。
外国记者参观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记者 常鸣/摄昨天上午,由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采访活动,邀请赞比亚新闻通讯社、肯尼亚广播公司、哈萨克斯坦《诚实报》、吉尔吉斯斯坦NEWS.
来源:【中国文物报】来源 |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杭州4月23日电(邵燕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诗人白居易曾为表达对杭州的留恋之情,写就千古名篇。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杭州的街头巷尾、山川湖泊留下佳作,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