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这个广袤而神秘的存在,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焦点。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只是无数个可能存在的宇宙之一,这就是平行宇宙的理论。这个大胆的设想,如同一场科学的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家们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深入研究,找到了平行宇宙存在的重要线索。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消息说,该台葛健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最新发现极其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关键探针中性碳吸收体,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早在宇宙约30亿岁的演化早期,这些携带中性碳吸收体探针的早期星系,已经过快速物理和化学演化,进入介于大麦哲伦矮星系和银河系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演化状态。
在天文学领域,一项重大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类星体J0529 - 4351的出现,让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迎来了新的突破。这个超乎想象的亮天体,其亮度竟然超越了太阳500万亿倍,如同宇宙中的超级巨灯,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宇宙,这个广袤无垠的神秘领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类的探索目光。
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类对其的探索从未停止。近年来,天文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诸多奥秘。其中,关于系外行星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体,而系外行星是指在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恒星周围运行的行星。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拍摄的螺旋星系NGC 1068图像。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42亿年前的宇宙有什么?基于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最新超深场巡天数据,中外天文学家合作研究发现宇宙中迄今最遥远的中性氢(HI)星系,为42亿年前宇宙存在更多大质量中性氢星系提供了观测证据。
宇宙,这一广袤而神秘的领域,始终是人类探索的焦点。天文学家们凭借着长期的坚持和先进的观测手段,持续拓宽着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边界。多年前,在对宇宙的深度观测中,天文学家们察觉到了一些异样。他们通过运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对宇宙中的各类信号进行精细捕捉与分析。
欧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学家们(ESO)在当地时间周二(6月18日)发表的研究中揭示,他们即时观测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这是人类天文学家首次见证这一现象。在一个距离地球3.6亿光年的遥远星系,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从休眠中苏醒,开始吞噬周围物质,目前质量已经是太阳的约100万倍。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举办的成果发布会获悉,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现一颗前所未见的可能的新型暂现天体,该天体的光谱和时变特征与目前已知的天体类型均不完全一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