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典家具厂商宜家宣布,将从四月份开始推出具无线充电功能的家具和灯具。虽然名为“智能家庭”的该系列产品目前只支持GalaxyS3、Nexus5、Nexus7平板电脑进行无线充电,但还是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智能家居的美好设想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无线充电不是什么新鲜事,苹果已经把它用到Apple Watch上了。可惜Apple Watch采用的是紧耦合感应充电技术,你得把手表摘下来贴在充电器上才能充电。和苹果一样,其他厂商利用的大都是磁共振或者磁感应技术,比如这些:目前磁感应或者磁共振无线充电的最远距离都不超过1米。
在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特斯拉隔着一个屋子的距离成功点亮了一颗电灯泡,正式拉开了电力无线传输技术的大门。然而,特斯拉或许没有想到。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无线充电技术依旧未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只能安于电动牙刷等产品上。
该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8月30日23时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电子学》上,论文标题为《Room-scale magnetoquasistat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a cavity-based multimode resonator》,通讯作者为东京大学特任助教笹谷拓也。
封面新闻记者 徐海9月9日,vivo发布2021年高端旗舰vivo X70系列,顶配版搭载4500mAh电池以及55W有线充,无线充电最高支持50W;vivo X70 Pro+支持50W无线闪充8月17日,iQOO发布的iQOO 8 Pro,也采用了4500mAh电池,支持120
参考来源:科技富能量、半导体行业观察等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导 读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的一则征求意见稿——《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自2022年1月1日,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
国内厂商加大快充功率,但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续航不够,快充来凑。在手机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各家厂商围绕着“快充”技术打得火热。去年,OPPO推出125W有线快充技术,而最新款的iPhone 12仅有20w。随后小米也不甘示弱,推出80W无线快充,更是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前段时间,小米发布了自己的隔空充电技术,功率为5W,从小米宣传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技术确实非常科幻,不过可能无法在国内使用。就在今天,工信部在《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第四条中说明,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 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