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遍照金刚史前印度河文明与入侵的雅利安人,是印度文明的两大源头。种姓制度固然是印欧系民族共有的元素,但搞到印度那样变态则跟本地的原始奥族人有关。婆罗门教为种姓制度加持,但旨在打破祭司垄断神权的武士刹帝利,则开创了道德宗教佛教、耆那教。
文| 伊力编辑| 伊力●—≺ 前言 ≻—●印度神话一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神话是印度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印度。其中,湿婆是最受欢迎和广泛崇拜的印度教神祇之一。印度神话对印度历史、文化、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是湿婆的最基本的象征。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作为三大教之一的佛教相信大家肯定十分了解,但是佛教却不是印度的国教,它的国教是印度教,作为印度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形成不是某个人,某个思想的创立,而是其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种姓制度的日渐变化而产物,可以说包含了印度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其中最主要的教义就是“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
编者的话:虎年春节在即,老虎作为文化图腾的意义,作为兽中之王的生存状况,都成为热点话题。但作为宗教文化符号和濒危野生动物,从古至今印度人对老虎的态度一直有些复杂,印度人心中对老虎有爱、有敬、有怕,甚至还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