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程妤婷 周泽中按下按钮,伴随着氛围感十足的音乐,挡板缓缓下降、打开,饮品和玩偶随之出现,而打光恰到好处的取餐口宛若一个展示台,消费者早已举好手机记录下这一瞬间。26.66元的套餐包含一杯盲盒饮品+一份惊喜玩偶,Ahabox盲盒咖咖已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
盲盒最让上瘾的特点是:购买时并不能确定买到的是哪款,只有开盒的瞬间才能让的好奇得到满,如果得到了爱的款式那然喜笑颜开,如 果抽歪了肯定会摩拳擦掌再来盒,更不要提还有机会抽到极其稀有的隐藏款,因其稀有度和特别的设计,通常都具有不菲的交易价值和收藏价值。
当下,有一种让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的商品——盲盒。1月26日,中消协在其官网发布消费警示,直指盲盒市场存在四大主要问题:一、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二、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三、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
导读几乎每个购买盲盒的人都有自己锁定的目标:他们仔细辨识盒子里的声音,试图通过某些"技巧"抽到自己期待的那一款玩偶。那么购买盲盒,成瘾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工作日的晚上 8 点,盲盒店里客人仍然络绎不绝。
随着盲盒商家入驻各大购物中心走进人们的视线,盲盒这一产品也从早期的模型摆件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数据线、中性笔、种植植物、蛋糕等随处可见的日用商品摇身一变,以盲盒的形式渗入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党的追捧。
8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意见的通知,其中对盲盒销售的商品类型、价格制定,抽取概率等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作出了政策规范,并且提出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堵住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盲盒模式来推销劣质商品、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漏洞。
一个小小的盒子,均价从39元~99元不等,里面装着12种不同款式造型的玩偶之一,你无法预知自己抽中的哪一款,也无法预知打开盒子之后是惊喜还是失望,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所造的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却让许多人沉迷其中,上至儿童、下至成年人。在众多消费者眼中,盲盒是一种具有“上瘾性”的产品,为了能够抽中自己喜爱的款式或凑齐一个系列,玩家们往往会一次又一次地“砸钱”。那盲盒究竟是“小爱好”还是“智商税”?“盲盒经济”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隐忧?
似乎在不经意间,娃娃机、幸运盒子、盲盒机器人等,开始成为各大商场、影城、购物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盲盒,顾名思义,就是盒子里装着精致的手办或者卡通公仔,但盒子上并没有具体标注是哪一款,玩家抽中哪款全靠运气,只有在开盒的那一瞬间才知道自己抽中了哪一款。
能让60岁玩家一年消费70万,原价不足百元在二手市场却能炒到上千元,这就是当下盲盒的魅力。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了满足好奇心适度购买、收集盲盒无可厚非,但明知商家暗藏营销套路,却仍盲目跟风,甚至通过非正规渠道大幅加价购买,这是非理性的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