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昨天看了抗美援朝题材史诗级大片《长津湖》。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但放到《长津湖》上,却只让人觉得太短了,短到不足以承担起那些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们的重量。那时的美军,虽然在第一次战役中失利,却还是抱着“圣诞节前解决战争,让孩子们回家”的决心,毕竟,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一穷二白。
我最先看到的电影不是《长津湖》,而是《我和我的父辈》,如果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动的值是6的话,那么看《长津湖》,我的感动值就是8,当我看到一个个冰雕矗立在冰天雪地里面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是无声的感动,是人间值得。
影片全程惨烈和爆裂,夹杂着太多感动,越往后越让人难受,两旁的女观众就没停下哭。走出影院,回味细节,最让你感动和流泪的是哪个镜头?是伍万里在怀里失去了一直照顾自己的哥哥伍千里?还是余从戎为了掩护战友故意吸引敌机自我牺牲?还是伍万里拿着哥哥的骨灰回家路上不由得回忆起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