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Lansberg MG,O'Donnell MJ,Khatri P,et al.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9th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hest 2012;
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之一,它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阻断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从而发挥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病例介绍 患者,男,78岁,头晕来诊。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左侧颈总动脉硬化伴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右侧颈总动脉多发粥样斑块;头颅CT提示,脑缺血性改变。诊断: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粥样硬化。氯吡格雷75mg qd 治疗。既往史:风湿性心瓣膜病,华法林抗凝。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医生的一个小小“调整”,可能是患者生命的转折点。有人因为换药挽救了心脏,有人却因擅自中断治疗导致危险的血栓形成。
一、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主要通过使血小板的环氧酶乙酰化,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对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从而抑制血栓形成,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可预防心肌梗死,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