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因为家里的需要,浙江大学毕业后的张颖接手了家里已经经营了14年的小工厂。凭着敏锐的嗅觉,她第一时间入驻了阿里巴巴旗下内贸B2B平台1688,靠着两款爆品,当年的线上交易额就比上一年翻了二十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丽水8月20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 刘茜)“我平均每天能赚300多元,最少的时候也有200多元。”近日,在浙江丽水龙泉市上垟镇五都楼村,低收入农户郑香花说。通天桥竹材加工点共富工坊落地该村后,当地一批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零添加,放心喝。”日前,记者走进浙江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阳光小作坊”刚生产出一批文旦汁新产品,公司专门邀请新客户上门品尝,大家给予了肯定和好评。“阳光小作坊”作为“食品放心工厂”的重要载体,目的是让食品来源可查,过程可控,去向可追。
本报讯 近日,在浙江省浦江县仙华街道的后郎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一套套各类来料配件、一把把勺子和镊子有序摆放着,30余名残疾人正熟练地操作着加工。“这个工坊是2019年初步摸索建立的,我们想通过共富工坊让我们的残疾人再就业,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后郎村村民说。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在曹村田园综合体游玩后,到东岙村体验索面制作,再买些“进士索面”;走进熟食小作坊集聚区,市民喜爱的湖岭牛肉、麻油鸭等经典美食应有尽有;红糖飘香引客来,蔗农沉浸在甜蜜的喜悦里……当前,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这样的食品小作坊食安共富场景比比皆是。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为破解山区小作坊发展过程中“三缺三低”难题,今年来,浙江省文成县市场监管局以省、市民生实事、“阳光作坊”建设为契机,形成要素整合、阶梯监管、立体帮扶的山区小作坊治理新思路,推动辖区在产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
来源:【中国食品报】“截止到现在,我们联合的‘红小播’共富工坊已链接68家电商直播型两新企业、2400多名从业者和16个村集体,带动346名低保户实现增收482.3万元。”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走进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F区二楼的“星宝伞”门店,各式各样的雨伞便映入视野,作为“星宝伞”产品集中展示的标志性门店,这里每天都能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光顾。这家小店的店主是1992年出生的张佳媛。她出生第二年,父母就从上虞老家搬到义乌做生意。
来源:【中国食品报】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一家卤味小作坊的经营者余俊,刚到加工间,便麻利地打扫起卫生,接着准备开始脱骨凤爪的卤制。该小作坊的地面光亮整洁、操作台干净清爽,墙上公示着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登记证、员工有效健康证明等信息。
为有效防范化解地产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风险,探索小作坊阳光监管新路径,去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全省率先开发“仑坊码”应用,对食品小作坊建立专属的电子标签,用更加科学精确的动态分值代替原先的笑脸、平脸、哭脸评分模式。
潮新闻 共享联盟·临海 金晓欣“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说的就是豆腐。在临海白水洋镇里,这块小小的豆腐,不仅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且还成为了当地的行业招牌,传承了几代人的石磨,磨出了浓浓的豆香,更磨出了一段充满“精气神”的共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