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重温电影《1942》的时候,里面有一句对白让我非常震撼,财主范殿元在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逃难过程中,和自己家的长工栓柱说了这样一句话:“等我到了陕西,立住了脚,就好办了,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70多年后,眼下我们所历经的,论起因,依旧发端于“吃”。为什么中国人在吃这件事上这么有想象力,从动物到植物,能吃的不能吃的,几乎都上过中国人的餐桌。《一九四二》的导演冯小刚在《锵锵三人行》中给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饥荒。
冯小刚导演最出名的是“冯式喜剧”。对于我们,他最好的电影仍是《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甲方乙方》..以至于人们都忘了还有《一声叹息》《集结号》《1942》等严肃深刻电影的存在,而这些作品都是严肃反思,具有现实意义的“正片”,但是在市场表现上真的是不尽如人意。
2012年,在《一九四二》上映前三个月的时候,很多影城贴了它的海报,发行方做票房数据表时内部统一了一些说法,发片的、写稿的都有些胆战心惊,因为在当年一众都市爱情和拳脚相加的时节里,这部显然有些“晦气”的电影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一九四二》1942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当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
今天又看了一下冯小刚的1942,没想到这样一部大型的历史题材文艺片,在当时竟然没有拿到奖,这让,冯小刚很是生气,隔年拍了一部私人定制,没想到去拿了高票房,然后获奖的时候她说电影如果走入商业圈的话,就失去了电影的本质,这让我想起了姜文一生没拍几部电影,却每一部电影都有深远的意义,他拍的电影都是那么的文艺,她参演的电影同样也是弄得文艺,只不过看懂的是少数人,无疑,1942是一部好电影,其实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造成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罪魁祸首就是蒋介石,为了打日本人决堤黄河,结果淹死的日军只有几百个人,而让中国几百万人受灾,每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默默的流泪,在人物刻画方面,和一些细节方面处理的相当到位,直接戳中了人们的泪点,张国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