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村居民的命根子,一直以来农村居民依靠土地养活了自己及全家,可以说农村土地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近些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类物价也在不断上涨,但是粮食价格却持续低迷,让大量的农村居民都认为在农村开展土地种植只能够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都不愿意开展土地种植,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遭到搁置荒芜!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占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国家一直倡导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制定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制度,严格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加强耕地资源是当前农村土地改革以及农村农业改革发展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2020年9月国家就出台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这六个严禁就是农村土地保护的根本,同时国家还将会通过全面开展耕地保护检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村耕地资源的保护,除此之外,国家在2020年还出台了《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明确指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强占多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从而加强对基本农田和耕地资源的保护!
2021年农村改革发展迎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国家将会大力推动农村农业改革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农村耕地作为农村农业重要的土地资源,国家也在持续推动农村耕地制度改革,从而提高农村耕地使用效率,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为了快速推动农村农业改革发展,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调整,在2020年出台了新版《土地管理法》,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耕地保护,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数量平衡、质量相当,同时还将会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登记等工作的开展,在保障农村居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
专家建议:“国家收回耕地,农民按规划种植,农药,化肥,种子的成本由国家承担,丰收时政府组织收割农民享受固定工资及福利待遇,包括高温补贴,取暖费及节假日福利,让农民有固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这一方案旨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舆论反响不一,您对此有何看法?快来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并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创新点之一:增加了依法终止承包合同的要求,对于承包方消亡的,规定需要依法终止承包合同,并明确了具体程序和相关要求。
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广大农民朋友们: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