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沉淀,未来的道路从这里延伸。”了解一个地方、读懂一座城市应该先从博物馆开始……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昆明曾经是滇池流域“青铜文化”的中心,有着2000多年的建城史,拥有3万年人类活动史,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新华社昆明5月17日电 题:云南省博物馆:用青铜记录一种很“滇”的生活新华社记者陆君钰、严勇从战国至汉代,云南滇池沿岸有一个被称为“滇”的古老文明,考古寻不到它的文字,史书未曾记载它的消失。好在滇人留下了独具风格的青铜器,成为探寻古滇国文明脉络的线索。
“十一”假期,云南省博物馆假日文化游持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走进云博,在这座承载着云南省深厚文化底蕴的宝库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近距离参观云博“镇馆之宝”,体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参观《景迈山:共生与传承》展,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地景迈山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和民族风情,在丰富
博物馆是文博事业的重要载体,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桥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求“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来源:【云新闻】"十一"假期,云南省博物馆假日文化游持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云博,在这座承载着云南省深厚文化底蕴的宝库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游客在展厅近距离参观云博“镇馆之宝” ,体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央广网昆明9月27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一把德国制造的小提琴,如今它曾光亮的琴声已稍显黯淡,却以另一种形式传承着不朽的精神力量……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云南省博物馆推出献礼剧目《聂耳的小提琴》。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初心不改新华社记者冯维健、严勇柏坡岭上,松柏苍翠绿意盎然;柏坡岭下,一湾碧水缓缓流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一个个红色印记熠熠生辉。走进西柏坡纪念馆第二展厅,一本纸页泛黄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吸引游人驻足。这本长18厘米、宽11.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编者按: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向网友推介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网阅读量超过260亿次,云南多次“上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宁再次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时表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来源:【云新闻】国庆假期,在昆明甬道街聂耳故居、玉溪聂耳故居以及西山聂耳墓、云南省博物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来到聂耳的故乡,追寻聂耳足迹,与聂耳小提琴对话,聆听国歌的故事,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感受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荡国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