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母对于未来女友的要求很高,可惜该相爱的人还是不顾这些相爱了,女友是咖啡厅当时的员工,我去的次数多了熟悉后就成为了男女朋友。父母看着分不开我们,为了顾及面子,让我们先订婚,然后安排女友去国外留学四年,至少能够给亲朋好友一个交代。
近日,国内疫情抗击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各个省陆续解除一级防疫状态,各行各业都在复工,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和中国人民团结就是力量的意志,但是国外疫情缺爆发了,如火如荼,英国也不例外,而且政府竟然采取全民免疫政策,至于这个政策我不详细解读。
殊不知,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但是,这么多家长把十来岁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不管不问,或者放弃工作陪读,除了认知出了问题,也体现出家长们在如何正确培养孩子成才方面,想走捷径,或者过度牺牲陪伴,让孩子早早“独立”,殊不知,他们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没有了父母陪伴,人生
也许你和我一样纠结,到底该不该送孩子出去读书。但慢慢地你会发现,无论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它都只是一个外部条件。就孩子的人格培养而言,家庭、家长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近日,章小东新书《小狮子》分享会上,三位嘉宾的分享深得我心。尤其是刘剑梅女士的观点,更是指出了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本质问题。
经常有好友问我或者私信我,去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旅行,国外到底好不好?还有朋友问,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移民国外发展好不好?说实话,我很难回答,担心误导朋友,只是讲一讲身边的真实的例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和把握。那些把孩子送到国外的人,现在后悔不后悔呢?讲三位我身边人的故事吧。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宠爱有加。浅浅是一个城市姑娘,大学期间,父母送浅浅出国留学。学成归来,浅浅领回一个外国老公,本以为浅浅会被老公宠到骨子里,但见到两人相处后,感觉一个骄傲的小公主竟然卑微到尘土里了!
在安哥拉这七年见过了太多的事,也见过了太多的人。在那里见过了白人、黑人、黄种人与中东人。因病重经历了医生下病危通知、经历了被刚刚也打完一发子弹的AK顶着头的抢劫、经历了连续半年只有园白菜吃、也见证了安哥拉从神坛跌落下来、见过了富人的一掷千金同时也见过什么是穷人的一贫如洗。
随着我们对世界越来越多的了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走入我们的视线,更有不少留学归来的人在国内宣扬国外的“快乐教育”,认为小孩子嘛,寓教于乐不仅能让孩子有更快乐的童年,也能让孩子真正找到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有很多经济条件很好的父母,索性直接把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就送到国外,接受西方的“先进”教育。相比之下国内的应试教育一直在被吐槽,宣传了十数年的“素质教育”在大环境下一直没能真正实现。
这是《自拍》第302个真实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豆豆/口述肖雁回/撰文祖一飞/编辑我叫豆豆(@自学英语的豆豆),1991年出生在浙江的一座小城。我们那里是全国有名的侨乡,而我是侨乡典型的留守儿童,也是以前重男轻女恶习的受害者。
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国外读书,并且花了很大一笔钱,现在孩子毕业了,不想回国内生活工作了,{我弟弟就是这样把孩子送出去不回来的},你们大家有这样的经历吗?是什么感觉?以后每年孩子都不会回家过节你们后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