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1.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且介亭杂文附集 半夏小集》2.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3.
一个本性 士人、学人、诗人的特点是真,文人是伪。士人有真风骨,学人有真学问,诗人有真性情。 故,文人也可能有学问,但那是用来卖弄的;可能有性情,但那是用来表演的;还多半会有聪明才智,但那是用来舔痔疮的。
《水浒传》中有两个被人唾弃的两个女子,一个是与西门庆不清不楚,谋杀亲夫的潘金莲,另一个是与和尚有一腿的潘巧云,而恰巧这两人都姓潘,潘姓并不是什么大姓,而作者施耐庵却把最不招人待见的两个女性,都给了潘姓。
莫言曾经言道:“贬低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辱骂,也不是嘲笑,而是直接无视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会遇到各种情境,需要应对不同类型的人和事物。有时候,贬低一个人,并非总是通过言语上的攻击或嘲笑,而是通过直接的无视。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文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载着社会的希冀、享受着社会的尊敬。中国文人的风骨最主要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势的蔑视。
再议文人风骨青冬历代文人风骨,可以归纳为:刚直不阿、顶天立地的独立人格;天下为公,强烈的魂系家国的责任担当;悲天悯人,心系黎民百姓的情怀;主持正义,打抱不平,为民发声。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文人风骨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态度和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
文 | 百川他自称“五柳先生”,因为家里养着五棵柳树。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只是清闲安静少说话,虚荣实利不爱慕。他不知道有多大名气。只是喜欢读书,但不求甚解。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爱喝酒,家贫不能经常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