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活动中,磕磕绊绊总是无法避免的,身体难免会出现外伤。随着时间的发展,受伤的部位会慢慢好转,并在表面形成一层质地较硬、粗糙、颜色暗沉的小血痂。在血痂形成时,会有局部瘙痒的感觉,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时不时地抠一下,那种感觉简直太爽了。那伤口结痂为什么会痒,结痂了到底能不能抠呢?
央广网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王纪民 顾炀威)烫伤后涂牙膏、擦伤后撒消炎药粉、伤口结痂就好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上会因擦伤、烫伤等出现各种各样的伤口,这种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很多人在处理这些伤口时都会有上述行为,但事实上,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什么是正常的结痂?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娟 记者 张宇)老一辈常说“伤口要透气”“伤口不能碰水”“伤口结痂就好了……在医学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干燥愈合方式占据主流,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常识。但事实上,干燥疗法有时并不管用,甚至可能出现痂下积脓、痂下感染的情况,影响伤口愈合。
看过我文章的人都知道,当出现下面2种情况时,我建议裸脸1)皮肤变得敏感、或过敏时2)使用产品导致红、痒、刺、甚至长闭口痘痘时而这个裸脸指的就是停用所有的护肤品、化妆品、洗面奶,最多只能用清水洗脸,也就是回到小时候,你脸上不用产品的状态。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认为伤口结痂就等同于快好了,甚至很多医务人员也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痂下愈合,伤口愈合类型之一,属于干性愈合理念,指伤口表面血液、渗出性、坏死组织干涸形成痂皮,在不感染的情况下,上皮从伤口边缘长入,覆盖伤口。
一般伤口结痂是康复标志,但褥疮结痂却让很多医生害怕。痂层较薄时,触及较软,恶臭不明显;而痂层周围则出现渗液,色黄或洗肉水样,质清晰或浓稠,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臭时,疮面的深度要达到真皮层或肌层以下了,甚至更深,而疮面周围则因严重的组织缺氧伴随红肿紫黯的炎性表现。
宝宝从学会爬开始,调皮捣蛋就形影不离了,他不知道哪些东西具有危险性。冷不丁的就打翻热水瓶或者爬到饭桌高处,防不胜防。特别是对新手妈妈来说,没有意识去放好热水瓶或者猜测到宝宝会接触到哪些危险的东西。即便是大人也是有意想不到的危险性。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造成轻度的外伤。这些伤害虽然只涉及浅层皮肉,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现把生活中几种常见外伤的处理方法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脸部伤口处理受伤的位置将决定包扎的方式。对于大多数伤口,首先要用清水洗掉脱落的皮肤碎屑,这样也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