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监测,10月18日至24日当周,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5.62元,比前一周上涨12%,其中西兰花、茄子和菜花批发价格分别上涨26.8%、24.7%和24.6%。各地菜价接连上涨,原因有哪些?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出现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要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来源:经济日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表示,这一目标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今年物价涨幅有望继续控制在合理区间。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5%,实现了既定目标。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数据,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大幅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微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由正转负,下降1.3%;环比小幅上涨0.2%。数据可见,10月份,CPI、PPI同比双双出现回落。
昨天我出了一期大葱价格上涨的节目,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不到一天时间竟然有几千条评论,可见大家对物价还是非常关心的,在评论中好多人都说,其实不光是大葱在涨,其他商品都在涨价,这是为什么?今后商品的价格走势是什么样的,咱们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他们头顶扣着“教授、专家”的帽子肆意乱说,这不又一专家来给大家提建议了,兴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近日在第45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中,口出狂言,竟建议:自中国很多地方的水电煤气费用、以及公共交通费用已经有10年没有涨过价了,因此应该让百姓适当涨价,可以缓解财政压力。
中国网财经1月13日讯(记者 李春晖)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了2022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2月同比上涨1.8%,环比持平。猪肉价格明显下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猪肉价格下跌明显,引发了较大关注。数据显示,12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8.7%,降幅比上月扩大8.
因煤炭等能源产品和大宗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传导等原因,部分地区、一些日用消费品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相关受访专家表示,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近期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原材料价格也出现明显回落态势,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国内物价总体平稳运行,不会出现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胀”情况,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而且与国际通胀的愈演愈烈相比,我国才是全球物价水平的“压舱石”与“稳定器”,展望未来,国际通胀压力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我国物价总水平则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猪肉价格是影响近两年国内物价的重要因素。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导致猪肉供给收缩的影响,猪肉价格过去两年大幅上涨,已超过2018年价格的一倍以上。近期有专家预测,生猪产能于2021年3月恢复正常,意味着2021年猪周期将进入下行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