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第二个,上指的是寸脉,下指的是关脉,这是马莳的理解,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里边讲:“上者寸也,上盛为气居于高,下者寸之下,即关也,下盛则气胀于中。”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来看原文:“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小王微笑着向谢老师问道:“谢老师,我最近在学习中医,对脉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请教您,什么是脉象的基础的前提呢?”谢老师微微一笑,看着小王,温和地回答道:“脉象的形成基于气血的运行,而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