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片告诉你,历史上著名的燕云十六州都是哪里。这是防范游牧民族最后的防线,丢了之后北方彻底暴露在外,就无险可守。这张图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本来称幽云十六州,幽指的是北京,云指的是山西大同。
读过小说《杨家将》、《岳飞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北宋和南宋是遭受异族入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两个朝代,曾发生了杨业饮恨陈家谷、徽钦二帝被掠受辱、岳飞悲歌风波亭等让人伤痛的事件,每次说到这段历史,人们都会提到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古代地理名称,特是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云州等地的北方十六个州,分别是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州,这是北宋一朝从皇帝、宰相、文人武将到走卒贩夫,都梦想收复的地区。
失去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再没有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屏障,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一直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燕云十六州才被收回来。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什么地方,他对中原王朝又有哪些深远的意义呢?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语有云,"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
燕云十六州,别名幽云十六州,具体指的是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历史上对于这个地方的争夺可是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既然广受大家喜爱,这块宝地肯定有它独特的价值,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
导语:燕云十六州,古代统一或者地方割据政权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的前线。从春秋开始,燕云地区就已经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修建了最早的燕长城。秦朝统一天下,燕云之地开始设立郡县,修建驰道,以加强与咸阳的联系。
燕云十六州通常指由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以及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北的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九州,合计共十六州 。采自李谷成《辽代南京留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