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成都高新区联合调查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2023年10月10日下午,成都高新区省教科院附属实验中学发生学生向某某在校内自缢事件。事件发生后,成都高新区迅速组织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工作组开展调查。
2月23日晚上,杭州市澎诚中学初一年级的家长会上,每一位家长都被“收”走了手机——放置在教室里的指定位置,与自己的手机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断舍离”。在家长会上,家长们还收到了一份学校草拟的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孩子玩手机,沉迷网络,不少家长担忧、教育,都有哪些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呢?刘先生是西安的一名家长,女儿正在上高中。
“花7000元给他报了六天五晚崇礼滑雪营,省得在家里和老母亲‘相看两生厌’,顺便也能控制他玩电子产品。”1月20日起,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启“寒假模式”,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李女士早就规划好了孩子的寒假。
来源:【西安日报】“上课藏手机神器,防检视、防检测”“镜中藏手机,安全可靠,所有手机都能藏,开学学生必备”“充电宝藏手机,免拧螺丝更隐秘,还能够给手机充电”……据《法治日报》记者调查,有不少电商平台的商家销售“藏手机神器”,部分商品销量过万件,被很多自称中小学生的人评价“特别好用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黄冲不能充电的“充电宝”、无法阅读的“书本”、几乎不能喝水的“水杯”……这些出现在网购平台上的商品,为何往往能销量过千?实际上,“日常用品”只是表面伪装,这类商品的共同名称是“藏手机神器”,其秘密在于,通过内置暗格,可以将手机隐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