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学读过的一篇课文,至今想起来都感觉很难过,今天无意间又看到,回忆又一次涌上心头,又读了一遍,读完后眼泪再一次忍不住掉了下来,文中的老班长,他的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至今难以忘记,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这样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红军和爱国烈士牺牲自己才换来的啊!
历史,还在继续。第五次反秃子失败,兔子们被迫转移。一小队兔子出现在观众眼中。他们脸上身上都挂着血,眼神虽然疲惫,但是很亮。兔子们相互搀扶着,甚至队伍里还有些娃娃兔。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巍峨的雪山。山很高,似乎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想从这里走过。
《金色的鱼钩》现收录于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北京的小说。从《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到》丰碑》里的“军需处长”,一个个职务与牺牲的鲜明对比,体现着革命先辈们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6月23日,102岁老红军王玉清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王玉清,贵州黔西人,1940年10月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金门炮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玉清先后在军团部无线电台、卫生部、宣传部任战士等职,并参加了长征,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
大概有不少人都还记得,这是我们小学课本上的一篇文章,《金色的鱼钩》中的一句话。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巧用缝衣针做成鱼钩抓鱼来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从相关部门获悉老红军、正军职离休干部原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王玉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23日晚在福州逝世享年102岁他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一篇题为《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让我们看到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难还有舍己为他的战友情茫茫草地中红军战士断炊多日一
6月23日,102岁老红军王玉清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王玉清,贵州黔西人,1940年10月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金门炮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玉清先后在军团部无线电台、卫生部、宣传部任战士等职,并参加了长征,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
还有多少人记得金色的鱼钩呢,一位老班长带领战士们走长征,穿雪山过草地,长征路上食物缺少,战士们饿到在地上,老班长就用针做成鱼钩,白天钓鱼,晚上给战士们煮鱼汤喝,战士们喝着鱼汤,虽然还是虚弱,但是能慢慢好一些了,但是老班长呢,从来没见他吃过鱼,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
大家在上小学时,应该都学过《金色的鱼钩》这一课,文中炊事班老班长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故事原型叫王玉清,王玉清和大家一起走出了草地,后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炮击金门。
你曾在课本上读过哪些军人故事?《金色的鱼钩》里的红军老班长、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焚身烈火的邱少云、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那些年我们曾经熟记于心的课文,你还能记起几篇?今天,是第96个八一建军节,一起重温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感人片段,致敬最可爱的人!
一个985本硕毕业的踩坑小能手,持续分享大学、职场、个人成长实用避坑干货,点击右上角“关注”,【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因为最近惹争议的教材事件,学姐想起了小时候的人教版教材。封面和插图都很用心,所以去网上搜集了一波,不知道是否也有你们的童年记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