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初,天热地燥,心烦意乱,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去书中寻求清凉与解药,于是决定要读几部流传了数千年的大部头著作,一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看看老祖宗的思想能不能对今天的我们有所启示和指导。
@萌姐读书《旧唐书·魏徵传》里说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历史是老祖宗的经验,智慧和血泪的总结。通过历史过往,可以拷问当下,古为今用,也能放眼于未来。我们多读读历史书,可以开阔眼界,提高思维高度。
国人读西方人写的历史,普遍有不舒服之感,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社会阶层、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共同造就了西方文明优于其他,并决定了西方统治世界的地位,甚至认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种族的优越性决定的。
第一本是清华大学王东杰教授的《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该书除了梳理传统思想史的脉络之外,还从微观的地域史角度考察了颜元生活的明清之际保定府社会及其民风、颜元独特的家庭与早期经历,并使用心理学等方法梳理颜元独特思想风格的形成。
了解明朝兴亡史,不可不读这6本高质量历史书。《万历十五年》从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切入,写了从皇帝朱翊钧,到两届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抗倭名将戚继光,模范官僚海瑞,自由之光哲学家李贽6个人的生死荣辱,他们一个个成为明朝制度的牺牲品,走向注定的结局,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