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汝城县举行当地特色大型春节民俗活动“装故事”。沿途人山人海,鼓声、鞭炮声、喧闹声响彻云霄,吸引了数万游客和城乡群众前来观赏。朝阳冉冉升起,夹带着一丝丝温暖的南风。9时20分,随着汝城三眼“炮”、鞭炮声的响起,故事会一台台徐徐从各自宗祠抬出,“装故事”正式拉开大幕。
“新年第一次出行,要吃两个鸡蛋!”“去单位值班记得吃两个鸡蛋!”……在汝城县,正月里孩子第一次外出,父母一般会这样叮嘱。蛋象征着团聚、和和美美,故又称“团圆蛋”。过年吃蛋,象征着一年都圆圆满满,福气多多,喜气多多,是非常吉祥的祝福,过年吃蛋在汝城县被广为流传下来。
编者按:当霜华凝结大地,这里的温泉如大地的热吻,汩汩流淌着温润与治愈;古祠堂的悠悠往事、沙洲的红色传承,都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在寒冷的季节里熊熊燃烧。来吧!——到汝城过暖冬,邂逅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惊喜,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冬日体验。
白天街头观故事会,晚上村头赏龙舞,乡村礼堂看祁剧......新春佳节、年味浓浓,湖南汝城县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接续登场,一浪高过一浪,不断渲染祥和喜乐氛围,持续扮靓群众节日生活。作为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汝城县富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多彩民俗。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汝城报道白天街头观故事会,晚上村头赏龙舞,乡村礼堂看祁剧......新春佳节、年味浓浓,湖南汝城县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接续登场,一浪高过一浪,不断渲染祥和喜乐氛围,持续扮靓群众节日生活。作为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汝城县富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多彩民俗。
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讯(记者 何超)坐花轿、拦门酒、跨火盆、拜堂……今天是农历三月三,是汝城的“畲族情人节”。通过招募而来的百对夫妻代表身着畲族传统服饰,体验了一回浪漫的“畲族婚俗”,感受千年传承,邂逅汝城的浪漫,相约在幸福的人间四月天。
红网时刻新闻2月5日讯(记者 陈雅如 何超)烟花漫天,香火连龙。元宵佳夜,郴州市汝城区洪流村黄家祠堂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一条气势威武、插满龙香的巨龙或盘旋、或翻滚,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扑面而来。不同于常见的舞龙景象,在汝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别具风味。
2月17日晚,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汝城温泉旅游度假季在郴州市汝城县热水镇开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城香火龙震撼亮相,以数万支点燃的香火和稻草组合而成的香火龙,在夜色中飞舞翻腾,点亮了汝城夜空,也带来了热闹繁荣的烟火气。
摄影:吴勇淮图说:锣鼓喧天,铳炮齐鸣……近期汝城举办的一次非遗活动中,伴着此起彼伏的锣鼓声、鞭炮声,一条香火龙在游客翘首期盼中腾空而出,火热起舞。上百人手臂高举,用全力托起这条古老的龙,仿佛穿越了时间的洪流,将传统与现代交织于这灿烂瞬间。
红网时刻新闻1月31日讯(通讯员 吴从惠)家乡的春节,既是乡情浓郁的聚会,更是一场吸睛的文化盛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上下翻飞的香火龙表演了。据说这传统从宋朝就已开始,龙身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仿佛天上的银河倾泻而下,化作人间的一道流光。小时候,过年也是没有舞龙舞狮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邓生祥远山如黛,近水含烟。4月17日,汝城县宝泉糍业厂房内,10多名村民正在忙碌。“现在就想着抢时赶活,多做些传统靓货出来,也把新开发的几个产品做精做细,参展周末举办的‘三月三’瑶畲文化旅游节。
2月20日 星期二 晴如果不去沙洲,是没法见证香火龙的盛况。如果不去沙洲,不会体验到香火龙的震撼。如果不去沙洲,不会感受到沙洲人对龙的热爱和图腾,有如此深意。新年去沙洲,有幸在村子里遇到香火龙活动,初看亲近鲜活,百感交集。再看思绪万千,何其震撼。
“干塘”是汝城农村的新年传统,即放干一池塘的水,等鱼儿浮出水面,方便下网捞鱼。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汝城县延寿瑶族乡白云村中李组,鱼塘里的水已经放得差不多,鱼塘主李大爷早早地邀请亲戚和邻居前来帮忙捕鱼。大家穿着防水衣裤,带着渔网,将一条一条大鱼捞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