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文人也是养些花草陶冶情操,由此想起了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录了他养兰花的经历:“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
古往今来,兰花一直为人们所珍爱和崇尚,中国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无不为兰花之品格和迷人的魅力而倾倒,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视兰花为人格高洁之象征。因此留下不少名人与兰花结缘的故事,在此挑选三则名人与兰花的故事,与众兰友分享。
养兰很有讲究,养兰高手说,你能养好花草,却养不好兰花。有不信邪的去养兰,用养花的方法,真的养不好兰花。养兰高手又说,要养好兰,你要知道8个字:通风阴凉,润而不湿。就这短短8个字,你要真的能做到了,还真能把兰给养好。
兰花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明朝的万历年间,有位专门养兰花的前辈高谦老先生,写了一本关于兰花养护的书叫《兰谱》,里面提出了“培兰四戒”,提出了要根据季节变化来养护兰花的理论,原文是“春不出宜避春之风雪,夏不日避炎日之销烁,秋不干宜常浇也,冬不湿宜藏之地中,不当见水成冰”,后人把培兰四戒浓缩成了十二个字的要领,就是”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那么这“4不12字”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些花草树木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被称作吉祥之花,而且还对一些花卉特别的有青睐,甚至能从古活到今天,现在有的植物已经活到几百年了呢,这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花都是一些很多吉祥花,看看你养过几种呢?
兰花 , 与梅 、 竹 、 菊并称花中四雅 , 自古便为国人所喜爱 。建兰和寒兰不耐久晒 , 每天光照两三小时足够 , 我把它们放在半日照窗台外侧 , 最不经晒的墨兰 , 寄身最里侧 , 靠一点散射光就能活得很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