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有一幕,太乙真人在洞中闲坐,忽然听到昆仑山玉虚宫的白鹤童子持玉札来到山上。太乙真人接过玉札后,便向玉虚宫方向拜谢。白鹤童子曰:“姜子牙不久将下山,请师叔把灵珠子送下山去。”太乙真人回答:“我已知道了。”这个场景似乎暗示着灵珠子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拿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冲进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前二,这个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毋庸置疑。在全网热烈讨论之时,也有许多声音对这部改编自传统神话的作品发问:没了“剔骨还父,削肉还母”剧情的哪吒,是否背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2月6日12时12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惊人的票房爆发力,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成功突破57.76亿元,打破《长津湖》保持的57.75亿元票房纪录,加冕中国影史票房之王。“高开疯走”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了全社会对哪吒的广泛关注。
在封神中,金吒、木吒、哪吒三人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因为他们的父亲李靖原本就是修道之人,所以便将自己的儿子金吒和木吒,分别送到阐教金仙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处去学艺,等到哪吒出生时,又有阐教金仙太乙真人前来收他为徒,就这样,哪吒三兄弟先后都成为了阐教三代门人。
封神中哪吒作为西周伐纣的先行官,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身藏法宝混天绫、乾坤圈等,迭克强敌,屡立战功,是兴周灭纣的大功臣,最后肉身成圣,堪称圆满。然而,我们如果往细里看,会发现以哪吒的资源得到事实的结果其实是很不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