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一生都在戎马征战中度过。他为西汉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但却落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结局。当韩信面对着吕后和萧何设计处决时,他神情并没有慌乱。相反,他冷静地说出了一句话,让这两位都为之心惊胆战。那么韩信究竟说了什么话呢?
“我真后悔没有采用蒯彻的计策,如今竟然上了小孩和妇人的当,这怎么能说不是天意呢?”谁能想到,这竟是韩信的遗言!等到刘邦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匆匆赶回长安时,一切已经晚了,见韩信已死,刘邦悲悯自己一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就这样死去。
公元前196年,年仅35岁的韩信被吕后处死,家族遭株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韩信说出一句充满怨恨的话,传到刘邦耳中,令他不由得脊背发凉。这位被称为“兵仙”的将军,一生战功赫赫,最终却死在一名妇人手中。刘邦听到韩信的遗言,为何感到一阵寒意?韩信早年饱受屈辱,生活穷困潦倒。
前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他花重金悬赏通缉的六国贵族,居然在各地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不但没被抓获,反而在当地呼风唤雨。有的甚至敢私铸钱币、豢养死士。当地官员不仅不抓他们,还得跟他们称兄道弟。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秦朝的统一,其实只是表面文章?
意思是,他后悔没有听信蒯通的话,轻信了刘邦,以致为女子所害,现在他万般后悔,只可惜已经晚了。韩信是西汉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之一,曾经是韩国的王室子弟,只可惜没过几天富贵日子就被亡了国,成了落魄贵族,流落到了当时的楚国境内。
《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止字,可以让你远离危险,得到长久平安。年少时,总是不管不顾向前冲,不懂得进退之道,结果吃了生活的苦头。人至中年,经过生活的捶打,才越来越明白:知止,才是最清醒的活法。人生一世,“行”固然重要,但“止”才是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