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划伤了,贴一贴;爬山涉水,不小心擦伤了,贴一贴......,这是不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场景?创可贴,使用简单,携带方便,成了家庭生活与旅行时应对意外伤害的必备物品。可你知道吗?使用创可贴,可不是“撕掉覆盖膜,粘住伤口”那么简单!
天津市妇幼保健院见教科田祯提示,使用创可贴尤其是给孩子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方法,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在贴创可贴前,一定先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伤口,也可在流动水下冲洗。清洁伤口后,建议用碘伏消毒。这样处理伤口后再贴创可贴。
其实上述这些名称都没错,泛指处理伤口的敷贴类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急救必备医疗用品,品种多样,根据材质、功效、作用原理的不同,名称各异,但总体可分为两大类:药品类和医疗器械类,两者有何区别,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呢?
小小一张创可贴,背后却藏着大大的法律问题,这一定是对于它熟悉有加的您,很难想到的吧。向市场监管部门发的举报称其发现,在普陀地域范围内存在着未经许可销售药品的违法行为,其中的问题焦点便是“云南白药创可贴”,而判断是否构成行政违法的主要要件又是,“出售该款创可贴的网上平台是否需已经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擦伤、划破皮肤的意外。除了消毒伤口之外,还会选择创可贴对伤口进行杀菌、止血等保护。小小的伤口,配小小的创可贴,就能及时止血,加快愈合,一贴在手,让人拥有十足的安全感!那么,小小的创可贴里面是否含有药物?多久更换一次新的?真的是什么伤口都能贴吗?
央广网北京12月19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 实习记者 李姝静)在日常生活中,安全且便携的创可贴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品。然而,我们也常常听到“创口贴”这一相似名称,这究竟是地域性称呼差异,还是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许多网友留言表示,长这么大,才知道创可贴和创口贴是两个东西。创可贴和创口贴,这两样东西几乎每家都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用,伤口虽小,也不是随便一贴就能万事大吉的。一些错误的使用,可能会让小伤口衍变成大麻烦,使用起来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几日前,苏州一四岁女童因创可贴使用不当致手指末节发黑坏死,需要进行截肢手术。一下子,创可贴成为了舆论焦点,无辜躺枪。事实上,这个惨剧与创可贴毫无关系,家长怕创可贴“粘不牢”并使用布条和牛皮筋对创可贴进行加固,将手指末端勒死导致血液不通畅才是坏死的根本原因。
对于人体皮肤上的浅表伤口,创可贴一直是最方便、最简单的处理方式。近年来,液体创可贴开始流行,它能达到与传统创可贴同样的止血、防感染的作用吗?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管护师李霞和莫鹏来为我们进行详细介绍。液体创可贴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创可贴的新型医疗器械。
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经意地会被碰到,身体某处破了、流血了,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用创可贴进行包扎。•被狗咬伤或者被猫抓伤等动物造成的伤口,也不能使用创可贴,以免病毒在伤口内积蓄或扩散,应先用肥皂水多冲洗几次,然后用碘伏消毒,让伤口暴露,并到医院注射狂犬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