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战胜利后,巨赞法师从广西回到出家的祖庭灵隐寺。出任浙江省佛教会秘书长,杭州市佛教会秘书长,武林佛学院院长。巨赞朋友、小10岁的南怀瑾,浙江温州乐清人,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武术家,1948年应巨赞邀请,在灵隐寺讲课。
南師怀瑾(1918—2012),浙江温州乐清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积极传播者。南怀瑾在解放前曾经从军统特务枪口下救下巨赞法师一命。巨赞法师(1908—1984),江苏江阴县人,俗名潘楚桐,20世纪后叶中国有名的佛教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佛教的有名学者。
南怀瑾是当代国学大师,也是文学家、教育家、学者、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2022年9月19日,是南怀瑾逝世十周年。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追求知识,坚持自我修行。他乐善好施,精通儒释道,在推动文化方面的贡献非一般人能及。他的著作和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后来的追随者。
1943年的一天,四川峨眉山发生了一桩奇事。传说一位在峨眉修行的年轻禅师,不顾一群老和尚的劝阻,三更半夜执意前往山王庙施食。何为施食?就是将饮食布施给他人,对象包括人、畜生、饿鬼等。山王庙是什么地方?路远地荒,野兽出没。且有只剧毒的黑蛇,叫做“黑老虫”,是庙子的护法。
有人说当代无大师,特别是传统文化领域,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国学”,当代有没有国学大师呢?南怀瑾出生于1918年,2012年以95岁高龄辞世,他在文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传统儒释道的研究更是著作等身,在世之时就被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然而就是这个称号,让南怀瑾遭受了巨大的批评压力。
1997年,资深媒体人兼南氏门生的练性乾,出版著名的《我读南怀瑾》一书,就明白宣称,“在我看来,经过几十年努力,南老师实质上已建立起了一个自己的‘教派’,也可说是一‘独立王国’,一个精神上的‘独立王国’”,且称所有追随者都是他“臣民”云云。
面对如此赞誉,南怀瑾先生在老年,却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如此感慨:“从十几岁起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只想自己在蓬门陋巷,教几个小小的蒙童,了此一生。但是,我这个人运气不好,这八九十年,一百年之间,像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