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刚过,人们在茶余饭后经常听到某某转氨酶升高、谁要减肥了、医生不让饮酒等等话题。一夜之间,“转氨酶”这个医学专业名词似乎成了一个高频词。日常生活中,入职体检要查转氨酶、献血前要查转氨酶、老年人年度健康检查也要抽血化验转氨酶。
据统计,我国2020年的肝癌患者占全球肝癌患者的45%,为什么会有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呢?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外,有调查显示,肝脏的痛感神经较为微弱,所以病变初期的症状较为明显,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肝脏健康状况持续下降,诱发肝癌。
近日,苍南的刘先生因腹痛前往医院就诊,经血液检测后发现自己的转氨酶竟然高达3000多。医生诊断其得了急性戊型肝炎,这可能与刘先生前段时间吃了生鱼片有关。刘先生今年36岁,不久前在家中出现腹痛、皮肤发黄等症状。起初,刘先生以为是急性肠胃炎,于是去药店买消炎药吃了几天。
提到肝炎,很多人都闻之色变说它会传染如果不加以干预还有可能发展成肝癌那么肝炎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如何做才能远离肝炎守护好我们的肝脏健康呢?从肝炎到肝癌只需3步肝脏是一个比较“沉默”的器官,当它发生病变时,可能无声无息,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但没有症状并不代表肝脏没有被损害。
一般情况下,当转氨酶升高较为明显时,可能会伴随以下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肝区不适:持续或间歇的上腹部不适、疼痛、沉重感等。乏力和体力下降:感到疲劳、乏力,精力不济。消化系统问题: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