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重要的课题,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与老师有不同意见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实现彼此的双向奔赴?这篇文章会为您带来启发和思考,和小编一起来看。
文/王芳家长们想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就免不了要跟老师们多交流沟通,但很多家长在跟老师打电话或面谈时,很容易陷入到交流的误区里。很多家长上来就直接问老师,我孩子最近的表现怎么样?问得很笼统,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答案就只能是笼统的答案,和老师的沟通也成了无效沟通。
微信公众号提问微信公众号提问:孩子上高中之后,学业难度增大,加上孩子又刚好处于青春期,很叛逆,在家里语言和行为有时很过激。很多家长都想和老师进行沟通,知道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那么,家长该如何与老师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进行高效沟通呢?
“接到班主任电话,周末要来家访了!”“不知道老师家访会问点什么?要做哪些准备?”……最近分班后,新生家长陆续接到班主任的家访电话。面对班主任的家访,部分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难免有些紧张,如何才能和老师有效沟通?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网言】作者:黄帅日前,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门发布《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多项发展规划引起舆论关注,尤其是“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这点,引发不少讨论。家访虽然是中小学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老师要来家访了,我应该和班主任聊点什么呀?”“孩子的缺点到底应不应该告诉老师?”“除了茶水,还要不要再准备一些水果?”……开学在即,“小一新生”家长陆续接到了班主任的家访通知,不少家长纠结如何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需要准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