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循经取穴胶布疗法的心得与案例 实践循经取穴胶布疗法的心得与案例 近年来,我按照于若木先生的“循经取穴胶布疗法”治病原理和方法,在身边和生活环境中进行了若干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了对于胶布疗法的感悟和认知。
贺普仁,首届国医大师,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贺普仁认为湿疹主要病因是脏腑虚弱、先天禀赋差异、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之品,致使脾不健运,湿热内生,同时患者感受风、湿、热邪,在体内相博,浸淫肌肤,风邪的产生多责之于肝,湿邪的产生多责之于脾,热邪的产生多责之于心,正如《千金药方》谓:“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
问:什么是穴位敷贴治疗?答: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源于清代《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一味中药)涂法。具体时间选择在夏季三伏是源自“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之说。“伏者”指夏季三伏日;因肺在五行中属金,“金气”指肺脏之经气。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冬日之病夏日治。其机理在现存世界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里有论述,二千多年前,中医就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机体也相应地产生反应。
它是将注射针的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针刺、药物、穴位、经络等综合效应,产生对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如痹证、腰腿痛等。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此时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三九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三九贴是通过贴敷药物于人体特定的穴位上,以达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的效果。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药疗法源远流长,一代代中医大家们通过不断的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和科研创新,让疾病的治疗不再只有一种可能。春节期间,疫情来势汹汹,医院工作量陡增,尤其是肺病科,门诊量增加,更是疫情防控重中之重。
穴位贴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早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书》中就有与之相关的记载。与传统穴位贴敷不同的是,结合消肿止痛贴,利用沙蒿子及薄荷脑的成分,增强透药性,进一步放大外用中药的功效,持续刺激穴位,作用时间长,渗透效果更佳。
这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治疗方法。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是通过将中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使其成分达到微小化,然后利用特定的渗透技术,将中药有效成分直接送达人体穴位或病灶区域,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